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眼内第一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由过去的单纯眼摘,逐步发展到目前综合治疗,提高了生存率,并且保留了部分患儿的眼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该病,不仅要保住眼球,而且要减少治疗引起的全身副作用;因此眼球的局部治疗逐渐兴起,并且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治疗除了激光和冷冻以外,还主要包括眼内注药、眼动脉介入化疗、眼球敷贴局部放疗、眼内肿瘤局部切除等。这些治疗各有特点:
1.眼内注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眼内;针对较少的玻璃体种植效果较好,对于生长在视网膜上的肿瘤效果有限;一般需要多次反复注药,而且常结合其它方法同时治疗。
2.眼动脉介入化疗:通过眼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其眼内药物浓度比全身化疗高;对(有动脉血液供应的)实体性肿瘤和玻璃体种植均有效果;一般需要做3-6次;优点是减少全身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治癒率和眼球保存率;缺点是费用昂贵(国内每次约2万人民币)。
3.眼球敷贴局部放疗:将放射性粒子放在眼球壁外一段时间,然后再取出;主要针对单个孤立性实体性肿瘤;一般在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采用。
4.眼内肿瘤局部切除:通过玻切的方法将眼内肿瘤以及种植全部切除,简称“玻切”,其实与常规玻切并不相同。但是因为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开展的并不普遍。
表1
治疗方法
适应症
禁忌症
激光光凝
肿瘤大小:基底部直径小于3.5mm高度小于2.5mm肿瘤位置:赤道部后
肿瘤细胞玻璃体种植肿瘤表面网膜脱离
经瞳孔热疗
(TTT)
肿瘤大小:基底部直径小于3.5mm高度小于2.5mm肿瘤位置:赤道部后
肿瘤细胞玻璃体种植肿瘤表面网膜脱离
冷凝
肿瘤大小:基底部直径小于3.5mm高度小于2.5mm肿瘤位置:赤道部前
肿瘤细胞玻璃体种植
巩膜浅层敷贴放疗放射敷贴器(β射线)
肿瘤大小:基底部直径小于12mm高度小于6mm肿瘤位置:全网膜
弥漫性肿瘤细胞玻璃体种植网膜脱离视神经旁肿瘤
眼球摘除
视力丧失,大肿瘤累及一半以上视网膜,肿瘤细胞玻璃体种植,继发青光眼,玻璃体出血,肿瘤向前越过踞齿缘,肿瘤复发其他方法难以控制
肿瘤全身转移
表2国际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级IIRC
分级
具体描述
A期
(风险很低)
远离重要组织结构的、局限于视网膜内散在的小肿瘤(直径≤3mm),距离黄斑﹥3mm,距离视神经﹥1.5。无玻璃体或网膜下的种植。
B期
(风险较低)
在A期基础上,没有大小和位置的限制,没有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视网膜下液局限于肿瘤基底部3mm以内。
C期(风险中等)
在B期的基础上,可以有局限的(≤3mm)细小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种植,视网膜下液局限于一个象限内。
D期(高风险)
弥散的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和/或巨大的、非散在的内生或者外生型的肿瘤,可以有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种植可以是片状;视网膜脱离可以超过一个象限。
E期(极高风险)
眼球的解剖或者功能受到肿瘤的损害,具有以下症状之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量的球内出血;无菌性眶蜂窝织炎;肿瘤达到玻璃体前面;肿瘤触及晶状体;弥漫浸润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痨;怀疑视神经受到侵犯。
视网膜母细胞瘤良好控制标准:
1、眼部肿瘤缩小乃至消失,肿瘤病灶瘢痕化;
2、眼球摘除者未出现眼眶部肿瘤复发X光、B超、CT,骨扫描等全身检查未见肿瘤转移。
总之,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眼内第一恶性肿瘤,化疗联合局部治疗是目前国际上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针对早、中期患儿,眼球摘除并非唯一的选择。眼科局部治疗或联合系统化疗,可以挽救许多儿童的眼球,使其中部分患儿有可能保存一些视力,对其将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临床大夫,应积极宣教,提高青年父母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发现率,采用眼科手术或联合系统化疗的方法,从而提高我国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眼球保存率和患儿将来的生活质量。
刘锐大夫在第二十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暨第30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大会发言
作者:刘锐刘磊王刚
爱尔眼科·重庆江北
全国连锁
医院
医保定点
股票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建新南路11号中信大厦旁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有惊喜噢
↓↓↓白癜风能根治吗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