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综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0-2-3 18:58:10   点击数:
 好影像学术圈脑膜炎

1、脑膜及脑外腔隙的解剖

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合称为柔脑膜

2、脑膜强化模式

※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表现为菲薄的线状强化,真菌性脑膜炎表现为较厚的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癌性脑膜炎与真菌性脑膜炎类似。

※病毒性脑膜炎除可引起脑膜强化外,还可引起脑神经的强化,正常脑神经丛不会强化,强化即代表异常。

※感染及肿瘤性病变均可引起硬脑膜、柔脑膜异常强化,急性脑卒中可引起柔脑膜单独异常强化。

3、正常脑膜强化

上矢状窦旁硬脑膜强化,边缘光滑,菲薄柔和,强化主要位于硬脑膜和静脉结构,沿内板和前部大脑镰分布。

4、异常脑膜强化

硬膜下积脓。半球裂间硬膜下积脓,沿右侧小脑幕分布,周边硬脑膜-蛛网膜及柔脑膜强化。

男,43岁,腰穿后3天出现硬脑膜强化。硬脑膜呈轻度强化,柔脑膜无强化,随访后逐渐消失。

暂时性的术后改变、腰穿后低颅压均可引起硬脑膜暂时性的强化,而柔脑膜无变化,临床时应注意病史。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柔脑膜转移。轴位、矢状位增强T1WI示沿基底池、枕大池分布的弥漫性脑膜增厚强化。

脑膜脑炎。右侧额叶白质局限性高信号,双层额窦黏膜增厚,双层额部硬脑膜强化,伴双侧额窦黏膜明显增厚,脑实质未见异常强化。

常见脑炎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种类,最常见的婴儿流行性脑炎。

※90%由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引起,10%由Ⅱ型引起,后者多见于新生儿

※病理基础:正常时病毒潜伏在嗅球、三叉神经节,经三叉神经或其他神经轴突入脑,主要在额叶底面、颞叶内侧、边缘系统分布。早期引起脑组织出血、坏死、水肿;后期导致脑软化、胶质增生、脑萎缩等。

※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死亡率高(不治疗病死率70%),后遗症严重。

※分布特点:①不对称/对称性分布,边缘系统(下额叶、颞叶、岛叶、扣带回)受累为主,基底节区不受侵,病变与豆状核之间常有非常清楚的界线,凸面向外,如刀切样,是其特征性的表现。②常一侧颞叶首发,对侧后受累。③也可累及脑干及颅神经(Ⅰ型病毒可沿颅神经走行,隐匿在三叉神经节,再次发病时逆行感染起病,故三叉神经最易受累)。

※当病变局限于岛叶和岛叶皮质下但壳核信号正常时,应该考虑此病。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边缘性脑炎

※信号特点:①累及边缘系统的非肿瘤性病变以病毒性脑炎最常见;②双侧非对称,皮层受累为主;③亚急性期呈斑片状及脑回状强化;④脑灌注呈明显高灌注(炎症介质致小血管扩张,伴血管通透性↑);⑤可见出血(SWI信号减低)及坏死。

※鉴别诊断:低级别胶质瘤(病程较长,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强化,一般不出现坏死及出血,灌注呈等/稍低灌注)。

44岁,女性,主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一月。脑脊液生化:氯化物.3mmol/L,蛋白.3↑mg/L,GLU2.5↓mmol/L。

分析思路:

※病灶分布不符合血管分布区,DWI仅表现为稍高信号,ADC值无下降,不符合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表现,可排除脑梗死。

※病灶周围小斑片状轻度强化,不符合高级别胶质瘤的表现。

※从常规影像学表现看,根据病灶的分布和表现,低级别胶质瘤、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均有可能。

※脑灌注显示病变区域脑血流量(CBF)增高,不符合低级别胶质瘤的灌注表现。

※综合常规MR及特殊序列MR,考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或HIV脑炎可能性大。

※追问病史患者自诉3月前出现面部疼痛,双侧下颌部及面部出现散在疱疹。

男,22岁,单纯疱疹病毒性炎

2、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中病情最重、预后较差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经蚊媒传播,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多见于夏秋季。

※急性爆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好发于2~6岁儿童。

※病理基础:广泛累及CNS灰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为重,脑膜充血,脑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呈“镂空”筛网状、片状软化区,晚期胶质细胞增生。病灶范围大可见到出血,尤其是丘脑,可对称。

患儿女性,6岁,意识混乱伴发热3天,发病前去过越南旅行。

双侧丘脑弥漫性T2WI及FLAIR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强化,FLAIR粗箭头示累及黑质。

患儿男,4岁,病程4天,伴高热抽搐,临床诊断为乙脑极期。

图1A~DA双侧丘脑、大脑脚、左额叶皮层见异常信号,T2WI呈双侧对称的高信号BFLAIR病灶呈高信号,左额叶脑回肿胀,呈高信号C、DDWI呈高信号,病灶累及左侧额叶皮层。

乙脑与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性脑梗死鉴别。左乙脑(皮层及深部核团选择性累及,有出血),右静脉性脑梗死(整个脑深静脉引流区域信号异常)。

3、HIV脑炎

※大脑直接感染HIV病毒,导致认知、行为和运动异常综合征(AIDS痴呆综合征)。病理学改变为: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改变。

※影像学表现:脑室周围对称分布的T2WI高信号,伴脑萎缩。

※无占位效应,无强化,若出现其中任何一个征象,应考虑其他疾病。

4、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一种少见的由乳多空病毒(JC)引起的进行性脱髓鞘疾病。

※发生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等,正常人不发生此病。

※多见于成年男性,大多数病人在原发疾病确诊后2-4年出现神经症状。

※起病急,病程加重快,呈进行性加重,预后差。

※病理改变为皮层下少突胶质细胞破坏、多灶性脱髓鞘。

※影像学表现:皮层下不对称的脑白质高信号,累及U行纤维,继而向深部白质侵犯。好发部位为顶枕叶白质,继而向前、向后下发展,由小变大,逐渐融合呈片。明显的占位效应及强化少见,周边可出现强化。

※若有强化,表明有免疫介导炎性反应,但也有可能免疫重建综合征,加剧PML。

※与HIV脑炎鉴别:PML以皮层下白质受累为主,HIV脑炎以脑室周围白质受累为主。

慢粒5年,骨髓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4年,停服3月。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走路左偏,进行性加重。

影像表现:皮层下白质脱髓鞘性改变,好发于顶枕叶,多发,不对称,进行性增大,一般不强化、无占位效应。

确诊:PCR证实CSF中JC病毒DNA(特异性96%)或活检。

5、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人类疱疹病毒5(HHV-5),在免疫正常人群中不发病。

※HIV携带者CD4+低于50/uL易出现感染症状。

※病理:脑膜脑炎、脑室炎、脊髓炎、神经根炎、视网膜炎(25%AIDS)。

※影像学表现: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强化,FLAIR呈高信号,伴脑室周围白质少许FLAIR高信号。

室管膜FLAIR高信号,并出现均匀明显强化

巨细胞病毒性脑室炎

往期精彩回顾

关于慢性肝病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肠病与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关于膀胱癌的影像学评估在看点这里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白癜风医疗机构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kfyy/1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