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有哪些呢?
其中之一是视网膜脱离。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呢?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
视网膜脱离会有哪些早期症状?
飞蚊与闪光、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
视网膜脱离有哪几类?
视网膜分类方法很多。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根据视网膜脱离范围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两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也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腔内液体通过视网膜的裂孔进入到视网膜下,引起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离。这种病人常由于某种因素如高度近视,高龄而存在视网膜变性、萎缩、变薄,或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脱离、浓缩及与视网膜粘连等。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比较明确,是眼部其他疾病或某些全身病引起,如渗出性视网膜炎、急性弥漫性脉络膜炎、妊高症性视网膜病变等,有大量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某些眼外伤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机化增殖的玻璃体条索牵引,把视网膜拉下来。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增殖牵引视网膜而致脱离。
临床表现有哪些
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固定的云雾状阴影。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急剧下降。脱离之前通常有先兆症状,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由于玻璃体混浊,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若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在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脱离范围广和时间愈久,眼压愈低。偶也有眼压偏高的病例。脱离较久的视网膜后面可见白色沉着小点。当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压可恢复。
如何治疗?
根据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主要针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预防。高危因素包括高度近视,眼外伤,老龄,合并其他眼底病病变等。及时检查治疗,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状变和牵拉,发现裂孔者应及时激光治疗。对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及早玻璃体切割手术。
视网膜脱离手术注入硅油或气体为什么术后要坚持特殊体位?
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术后要根据医嘱严格保持所需体位,因气体和硅油均比水轻,具有浮力,利用这些特殊性可顶压和封闭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出院后如何选择交通工具?
尽量选乘火车,如乘汽车,最好坐车的前部,尽可能不坐摩托车,以免颠簸震荡而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惰性气体填充着,1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以免高空中大气压的降低引起眼内气泡体积增加而导致眼压升高,造成视功能损害。
出院后如何护理?
出院后1周复查,以后每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内避免如跳、跑等剧烈活动和震动,保持睡眠充足,排便通畅,心情舒畅。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当参加一些体力劳动,6个月后应检查1次,如视网膜有变性改变,应详细检查。检查观察视力,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