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患者的基本信息
图1.患者的眼底检查图片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ERG的检测,暗反应均消失,明反应也大部分消失家系研究发现患者4和9的家系有可能有不完全外显现象的存在。所有患者SNRNP的基因突变结果均记录在表1中,除了c.GT(p.CysPhe)为新突变,其余均为已报道过的突变,其中4个患者均为c.CT(p.ArgCys)的突变,但是他们发病的年龄及眼底表现均有很大差异,患者1,4和9均在青少年时期就发病,而患者2在30多岁时才开始。SNRNP编码hBrr2,是U4/U6-U5三联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图2)。图2.与adRP相关剪切因素的作用
综上所述,SNRNP基因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性RP是一个典型的视杆细胞首先受累的表型。具有明显的表型异质性,且存在不完全外显现象,初发症状一般出现在20岁之前,进展缓慢,在五六十岁时也能维持一定的视力。参考文献:Yusuf,I.H.etal.ClinicalCharacterizationofRetinitisPigmentosaAssociatedWithVariantsinSNRNP.JAMAOphthalmol().点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上也会出现视网膜退行性变、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血管变细等典型表现。但相对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来说,显性遗传的RP临床表现相对较轻,通常发病年龄相对较晚,在疾病晚期仍能保持一定有用的视功能,而且有的家系中会表现为不完全外显,使得遗传方式显得更具有迷惑性。目前发现了22个基因与非综合征性的ADRP相关,而其中PRPF3、PRPF4、PRPF6、PRPF8、PRPF31与SNRNP均与剪切体因素相关。SNRNP这个基因约占ADRP的1.6~14.3%,其临床表现与多数RP患者相似,携带此基因突变的患者多数成年后才发病,病情进展也相当缓慢,中年时期后(50岁左右)多数病人的视力还维持在0.5左右;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家系中,同一突变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临床异质性也很明显,主观症状发生的年龄差异很大。总之,SNRNP基因突变的RP尽管比较少见,但是也是ADRP典型表现的代表。医院邹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