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左眼眼底出血
周某某,男,28岁。主诉:左眼眼底出血2月余,曾住院治疗,用过尿激酶等无效。
检查:左眼视力0.1/0.1,加片无进步,外眼阴性,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网膜动脉较细,静脉充盈,颞上、颞下枝动静脉交叉压迹、扭曲、断裂,伴大片火焰状出血,并夹杂灰白色絮状、团状渗出,黄斑亦受累而见小出血点与渗出,反光消失。右眼视力1.0/1.0。
体征:头痛、口干、咽干。血压、血脂皆在正常范围。
舌脉:舌红、脉弦数。
诊断:左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颞上、颞下枝)
辨证:心肝火旺。
治法:清心凉肝,活血化瘀。
处方:。
水牛角(先煎)30克,生地24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黄芩10克,川芎6克,泽泻12克,花蕊石15克,生蒲黄(包)15克,三七粉(吞)2克。
7剂,水煎服。
治疗经过:经服药七剂后复诊,主诉头痛、口苦等症状减轻。
于是继续原方加郁金,又服7剂后复诊,主诉头痛等症状消失,检查眼底,出血及渗出皆减少。
再以原方去水牛角、黄芩,加当归、茜草,又服14剂。
检查眼底出血及渗出又较前减少。
于是继续原方加减,共服二月,眼底出血及渗出全部消失,视力升到0.8,乃终止治疗。
按: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以视网膜静脉高度怒张与广泛出血为主证。多突然发生,视力障碍的程度是随病变的的轻重而异。
中央静脉阻塞的,视力下降严重,多为眼前指数,手动或光感。分枝静脉阻塞的,视力减退的程度较轻,所以根据以上视力改变,对本症的中医病名,应归并在“暴盲”与“视瞻昏渺”眼病。并因本症以眼底出血为主征,因而亦可归在“目衄”范畴。
本症系属血管性疾病,且是全身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中医“心主血脉”、“脉不通则血不流”的理论,可以体会其病在心、同时又鉴于“肝脏血”、“积淤凝滞,不问何经,总属于肝”(不居集),因之,本症又与肝经有关。结合临床所见,本症主要由于心肝二经功能异常,气血失调,脉道淤阻,致使血不循经流注,因而溢于络外,形成广泛性出血,并因“血不利则为水”,所以同时出现水肿淤阻的征象。
本症辨治,要找寻与解除发生出血的原因,看由于热,还是由于瘀。
在于热,得分清是肝郁化火,心肝火旺,还是阴虚阳亢。
在于淤,辨明是因气虚、气滞,还是痰浊淤阻等等。
通过辨证,探求病因病症,要针对眼底出血的时间、形色、与因血管阻塞而伴发的水肿、渗出,及出血吸收后所形成的机化等作为选方择药的又一依据。
辨证必须结合辨病,二者不能偏废。证与病以何者为主,要视病情快定,如出现体征,切合本症发病原因,则以辨证为主,如与本症发病关系较少,则以辨病为主,如缺乏体证,则根据辨病拟订治则与方药。
止血为血证的紧急处理,本症初起,眼底所见新鲜出血,为防止继续出血,须用本法。结合本症发病多由于热,所以对本病早期,多采用消热凉血止血法。对本症发病时间较久,又见出血,以及反复出血不停的,也可应用本法。
化淤是针对淤血所采取的治则。离经之血为淤血,须要疏决通导,可采用本法。一般是本症得病2~3周后,所见眼底,血色暗红,未见继续出血时用之,可根据不同体征,而配以清热、凉血、滋阴、益气等法。
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调气机,对本症见有气实者宜泻,虚者宜补,郁者宜舒,结者宜散,陷者宜升,逆者宜降。如出血与水肿并存,还须结合利水,以疏通气机。
对本症后期,出血吸收而形成机化,可用软坚法,并可配合补虚以改善局部营养而提高视力。(姚芳蔚案)
更多医案,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