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亮中医治疗体系中针灸针刺疗法包含留针、快针、头皮针、电针灸四项治疗
一,治疗作用
1,疏通经络
针灸能通畅淤阻的经络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
2,调和阴阳
针灸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从总体上说就是阴阳失衡。针灸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3,扶正祛邪
针灸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针灸针刺分类
马金亮中医治疗体系中针灸针刺包含留针、快针、头皮针、电针灸四项治疗。
1,留针
用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一定时间者称为留针,既我们平时所说的针灸。
2,快针
快针疗法是利用特定的针具,快速刺入人体相关穴位,通过专业的手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强烈的针感刺激量,然后起针、不留针的治疗方法。快针疗法是结合了针刀理论、肌筋膜理论、神经促激理论,相对针刀更加安全、痛苦小,效果比普通针灸更好,起效快,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3,头皮针
头皮针疗法是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头皮针理论是在传统脏腑经络理论基础上,又结合了大脑皮质功能投影定位的原理以及生物全息理论,逐渐形成、发展的。
4,电针灸
在留针的基础上使用的疗法,先用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柄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可代替人工行针,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三、适应症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
(一)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
2.鼻窦炎
3.感冒
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
6.气管炎
7.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
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后疼痛
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驰缓症
16.呃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22.急、慢性结肠炎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泻
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
28.偏头痛
29.三叉神经痛
30.面神经麻痹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
37.肋间神经痛
38.颈臂综合征
39.肩凝症
40.网球肘
41.坐骨神经痛
42.腰痛
43.关节炎
四,注意事项,
1,过度疲劳、精神紧张、饥饿、高热、酗酒者不宜针刺。
2.孕妇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禁针。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