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生,亚克西
一位维族老人的反复就医路
今年6月,医院的复明工程最忙的月份。一个寻常的日子,来医院眼科的援疆医生张英华正在眼科门诊出诊,一位维族老大娘用毛巾捂着右眼,表情痛苦地走了进来。
通过翻译得知,老大娘右眼视力丧失已经3年,年住院治疗过一次,医院门诊就诊。现在眼睛疼痛已经有一周了,伴有头疼、恶心、呕吐,医院就诊。
经过门诊检查,综合分析患者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考虑患者视力已经丧失,如今疼痛明显,治疗目的主要是解除疼痛。向老人家解释病情后,张英华建议她最好手术治疗,随后收治入院。
第二天查房的时候,患者表现出对住院手术还有不少顾虑——一方面家庭经济不是很好,怕治疗费用太高;另一方面家里老伴瘫痪在床,只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孙女可以依靠。最后,决定继续给予单纯降眼压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
住院期间,管床医生考虑到她的家庭条件和没有陪护的情况,在购餐、陪同诊疗等方面尽量给予帮助,并经常沟通交流给她鼓励.
随着病情的好转,老大娘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张英华明确地告知老人,疼痛缓解是因为药物起了作用,停药后过一段时间还会再次疼痛。要想根治,必须手术,但一谈到手术,老人还是顾虑重重。办理出院后,张英华叮嘱他仍要继续给予局部用药,医院就诊。
不出所料,7月初,老人家再次来到门诊,情况比上次更严重了。同样再次住院,还是同样的治疗,但这次住院期间老人坚决要求手术,老人态度的转变让张英华非常惊讶。后来,老人告诉她,是病友们术后的反馈以及她们对山东援疆医生的认可让她打消了顾虑。
手术当天,孙女请假赶了过来,最终选择了眼球摘除及眼台植入这一费用低但一劳永逸的手术方案。30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在手术室老人就激动地握着张英华的手,用维语说着什么。经过翻译得知老人想表达的意思:手术一点都不疼,山东医生真棒,谢谢山东医生。
术后经过4天观察,老人顺利出院。一周后,医院复诊拆线,为了美观同时给予安放了义眼片,并为其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三天后,老人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眼科门诊,医院给她的诊治及照顾.
阿娜尔罕.托合提老人的就诊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也是对援疆医生工作从顾虑到慢慢认知、接纳的过程。“山东医生,亚克西”,一句简单的感谢,让张英华深深地感受到了维族老人的善良、豁达、乐观、充满感恩的心和对他们援疆医生的信任和肯定。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阿娜尔罕.托合提老人只是众多就医者中普通的一员,但却让张英华他们深深地意识到医疗援疆工作的意义之所在,并激励着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
转自日照援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