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眩晕,还要考虑这个病丨病例探究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1-7-6 14:36:56   点击数:
 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90621/7235796.html

作者:绿豆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简介

话不多说,先看病例:

男性,60岁,既往体健。入院前2月反复发作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难以纠正。入院前2周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波动性耳鸣,位置性眩晕变为反复发作的自发眩晕,可持续2h。患者自述2月前间断发热及肌痛。

入院查体:体温:38.4℃,患者可见指向左下的逆时针旋转性自发眼震(上极指向左肩),头脉冲试验(HITs试验)示右侧水平半规管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位向左右转头时均可见持续性背地眼震,右侧为著。左侧Dix-Hallpike手法复位可诱发出向上的逆时针旋转眼震。

视频HITs试验示双侧右半规管及左后半规管试验阳性(图Aa),双温试验示右半规管麻痹(图Ab)。前庭诱发电位缺失,刺激右耳时视觉诱发电位下降,两耳差42.9%(正常<21.5%)。测听示右侧感音性耳聋(图Ac)。

图1

血常规示:白细胞/μ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血红蛋白12.4g/dL,血小板计数k/μL,血沉:mm/h,CRP:23.4mg/dL。内耳MRI示:双侧耳蜗异常强化,MRA示左侧MCAM1段狭窄。患者发热及眩晕1周后自发缓解,未予特殊治疗,但位置性眼震仍存在。

当时诊断:右耳迷路炎伴随双耳BPPV。

诊断看起来合情合理,但疾病并未从此停止脚步。

2周后,患者再发眩晕,平衡障碍,双耳波动性耳鸣,左耳突发听力下降。

查体示:指向右上的自发眼震,左视时眼震指向左侧。视频HITs试验示6个半规管均下降(图Ba),双温实验示双耳半规管麻痹(图Bb),测听示双耳感音性耳聋(图Bc)。

图2

此时重新考虑,诊断为:炎症性疾病累及双耳迷路,予20mg地塞米松静脉输液,持续5天,患者眩晕及听力下降缓解。

事情就此结束了么?并没有。

患者出院后予甲泼尼龙60mg口服2周,停药3d后再次出现平衡障碍及听力下降较前加重。

此时查体示:双眼明显结膜及巩膜充血,伴弥漫性水肿,提示角膜基质炎(图3)。超声心动图、腹部及胸CT未见脏器血管受累表现。

图3

至此,该患者诊断为Cogan综合征,予阿司匹林mg,硫唑嘌呤mg,甲泼尼龙30mg治疗。1月后患者眩晕及双眼充血表现明显好转,但双耳听力损伤及HITs异常持续存在。

Cogan综合征概述

这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自身抗体攻击角膜、内耳及血管内皮细胞所致。目前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其与感染相关,但更多倾向于自身免疫性机制,解剖示角膜及耳蜗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也可反映其免疫介导的特性。

Cogan综合征可见于4-70岁患者,以30-40岁多见,发病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也分为典型与不典型。上述病例即为一例典型的Cogan综合征,包括:1)眼部症状:典型表现为非梅毒性角膜基质炎;2)耳-前庭症状:类似梅尼埃病(突发耳鸣及眩晕,伴听力丧失);3)眼部症状与前庭-耳症状间隔短于2年。

不典型的Cogan综合征表现为:1)其他眼部炎症性表现,伴或不伴角膜基质炎;2)有耳-前庭症状,但不似梅尼埃病表现;3)眼部症状与前庭-耳症状间隔超过2年。

Cog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我们从上述病例开始,说一说Cog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该患者以耳-前庭症状起病,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耳鸣及听力减退,这也是Cogan综合征耳-前庭症状的典型表现,类似梅尼埃病。耳-前庭症状可见于疾病的任何时期,常为突发,约半数患者以耳-前庭症状起病,其中听力减退最为常见,主要为感音性耳聋,可双侧也可单侧,逐渐波动或进展,一般从听力减退至丧失可持续1-3月。部分研究显示,随访中可见约50%患者进展至完全听力丧失,一耳听力丧失可见于20%患者,仅部分患者疾病发展至最后进程仍保存正常听力。

辅助检查方面,20%患者查体可见自发或凝视诱发眼震,约90%患者前庭功能检查异常。特征性前庭功能异常包括:双温实验可见双侧前庭应答缺失。核磁可见耳蜗强化。

图4A图示Cogan综合征患者T1WI强化示双侧耳蜗强化(白箭头),B图示健康对照双侧耳蜗无强化。

正如上述病例,仅耳-前庭症状,诊断Cogan综合征非常困难,常被误诊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但随着病情进展,眼部症状的出现,诊断也会逐渐明晰。

?眼部症状:最常见为非梅毒性角膜基质炎,约见于80%患者,多为双侧。部分病例角膜基质炎可见于疾病晚期,初始查体常被忽略。不同于该病例,约40%患者以眼部症状起病。不典型Cogan综合征的眼部症状也可表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动脉炎、视神经乳头炎、中央静脉闭塞、血管性视神经病变以及视乳头水肿等,这也是提示Cogan综合征的重要依据。上述病例中,两症状起病间隔不久,文献显示,两器官受累间隔可从1月至11年之久,同时发病非常少见。多数患者疾病晚期仍能保持较好视力,但也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丧失。

?除了典型的耳-前庭症状及眼部症状外,上述病例中不可忽视的症状还包括其全身症状,30-50%Cogan综合征患者伴全身症状。其内在机制目前认为为各器官血管受累所致。全身症状中,最常见为头痛(40%),关节痛(35%),发热(27%),关节炎(23%),肌痛(22%)。部分患者最终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该类患者中最常见反复发作的上肢静脉炎及血管炎,弥漫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睾丸动脉及髂外动脉炎,所有均累及中等大小动脉。

Cogan综合征的血管炎性改变也可见于其他器官,包括皮肤、肾、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肌肉等,心血管受累最常见为主动脉炎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致充血性心衰,可见于10%患者。冠脉也可累及,多为远端,程度较轻。

Cogan综合征患者,行PET/CT检查(见图5)。上图示:主动脉弓血管壁强化,以外膜及靠近肺动脉干的血管周围间隙强化明显;中图示:静脉应用甲泼尼龙及口服泼尼松龙后3周,复查PET/CT示强化减弱;下图示:患者口服甲氨喋呤及小剂量泼尼松6月后,复查PET/CT示主动脉弓强化明显,调整甲氨喋呤及泼尼松为20mg/d。

图5

神经系统除前庭症状外,也可见脑血管受累导致的相应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泻、黑便及腹痛。可能因为肠系膜动脉炎所致。

Cogan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Cogan综合征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主要靠临床,同时对激素敏感也是其支持诊断之一。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Cogan综合征的治疗

轻度眼部受累,可局部应用激素及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眼球后部受累如视网膜血管炎及葡萄膜炎时,需全身性治疗。

内耳受累、严重眼部炎症症状以及全身性血管炎时,需免疫抑制治疗。一线治疗仍为激素。

耳-前庭症状初期,推荐高剂量激素(1-1.5mg/kg.d强的松),2-3周可见效。当听力好转,激素可逐渐减量,继续使用2-6个月。随访5年的研究显示,未治疗患者95%存在永久性听力丧失,2周内予激素治疗患者55%听力丧失可缓解,2周后治疗者缓解仅见于8%患者。

激素治疗失败者,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环孢素、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等。英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等也在部分病例报道中有效。

小结

总结回看这一病例,患者起病时的位置性眼震类似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但该患者的眼震手法复位难以纠正,这点不同于耳石引起的BPPV。持续性背地性或向地性眼震提示迷路炎,炎症反应导致内淋巴重力改变,由此诱发眼震。该患者Dix-Hallpike手法复位诱发出的位置性眼震也可以继发于迷路炎的BPPV所解释。由此可见,这种类似于BPPV的位置性眼震也可先于Cogan综合征的典型前庭症状出现。

虽然Cogan综合征的反复发作的眩晕类似梅尼埃病,但其发热、肌痛的全身症状,炎症指标升高以及由一侧进展至另一侧的耳-前庭症状,都不符合典型的梅尼埃病,另外,双侧HITs试验阳性以及凝视诱发眼震也不支持梅尼埃病。

Cogan综合征也需与其他累及眼耳、其他器官的疾病相鉴别,如Susac综合征、Wegener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小柳原田综合征等,相关鉴别可见5图3表,带你领略“眼+耳+脑”综合征。

总结来看,临床遇到原因不明的耳-前庭症状,特别是合并全身症状、炎症指标升高,MRI示双侧迷路强化患者,还是要考虑Cogan综合征,毕竟早诊断早治疗的获益还是很多的。

参考文献:[1]LeeSU,KimJS.Pearlsoy-sters:Cogansyndrome:Apotentiallygravedisorderofaudiovestibulopathywithmanyfaces.;93:39-41.[2]Tayer-ShifmanOE,IlanO,ToviH,TalY.Coganssyndrome--clinicalguidelinesandnoveltherapeuticapproaches.Clinicalreviewsinallergyimmunology.;47:65-72.[3]KesselA,VadaszZ,ToubiE.Cogansyndrome--pathogenesis,clinicalvariantsandtreatmentapproaches.Autoimmunityreviews.;13:-.[4]DAguannoV,RalliM,deVincentiisM,GrecoA.Optimalmanagementofcoganssyndrome: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Journalofmultidisciplinaryhealthcare.;11:1-11.[5]FugateJE,SmithJH,ClaassenDO.Bilateralcochlearenhancementincogansyndrome.Neurology.;73:75.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zyzz/17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