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立春,乍暖还寒,是眼病的高发季节。省中医眼科专家表示,中医在治疗眼病有其独到之处,医院眼科在国家级苏藩名医工作室及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苏藩主任带领下,总结整理中医眼病临床经验,结合西医检查手段,在常见疑难眼病的治疗上独树一帜。
★辨证论治眼底血证眼底血证,中医称为暴盲。它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也是眼科临床疑难疾病。
中医治疗采取整体治疗的手段,先对眼底血证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治疗手段,掌握眼底出血疾病的病变规律。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科室逐步统一了眼科各种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而“眼底血证”也成为我省“中医眼科重点专病”。
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省中医眼科专家表示,当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无光感;或有视力突降史,久未恢复;视野缩小;眼外观无异常,就要引起注意。
视神经萎缩,属中医“青盲”范畴。古代医书记载:“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多属玄府郁遏不畅所致,临床表现虚实夹杂,概括为“瘀”“郁”“热”“虚”。由此可见,视神经萎缩的病因诸多且复杂。
中医治疗,先以针灸穴位刺激,配合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调理,再加上营养神经治疗,多年临床表明,针药并重可使休克的神经细胞得以再度活跃,取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开设干眼中医特色门诊春天干燥风大,加上眼睛疲劳,很容易造成泪液分泌异常,导致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干眼中医称为白涩症,主要病机认为多与肺脾伏热、肺阴不足、脾胃湿热或肝肾阴虚有关。治疗分虚实,实证宜清热祛湿,虚证宜养阴益气。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医院眼科在国家级苏藩名医工作室及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苏藩主任的带领下,总结整理苏藩名中医在治疗干眼的临床经验,采取内服、外治的治疗方法,拟定我院眼科中医治疗干眼的诊疗方案,专设干眼专病门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