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视力ldquo小偷rdquo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1-6-22 21:28:02   点击数:
 

“医生,我白天视力挺好,一到晚上就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医生,我经常眼睛累,头痛,灯光周围看到彩色的圈。”“医生,我看东西挺清楚的,但走路有时候会碰到旁边的东西。”刘伟在看门诊时经常遇到青光眼患者这样的咨询。3月10日至3月16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青光眼周”,主题是“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记者近日就青光眼的预防治疗等问题采访医院(医院)青光眼专家、主任医师刘伟。

  据刘伟介绍,青光眼是一种进展性的视神经损害的眼病,且具有一定遗传性,在青光眼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人可能发生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眼胀、眼疼、虹视(看灯时会有像彩虹一样的光圈)、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则症状不明显,直至中晚期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胀等症状;目前,青光眼已是全世界第二大致盲眼病,约30%的青光眼患者因此病失明,预计年我国将有万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50%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

哪些人容易发生青光眼?

  青光眼不是单一的疾病,有不同的类型。从婴儿到老年人,任何阶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刘伟把易感人群分为了七类。

  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如果您的亲属(注意,不一定是直系亲属)有人有青光眼,那么您的患病率会比正常人高。

  具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并且在短时间内频繁换眼镜的人。

  不到40岁即戴老花镜的人,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几率比40岁以后戴老花镜的人大。

  眼睛有过外伤或有过其他眼病(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人。

  具有高眼压的人,一部分高眼压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发展为青光眼。

  长期滴用含激素眼药水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或因其他疾病长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人。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得了青光眼如何治疗

  刘伟介绍说,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首先需要及早发现合理治疗。一般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治疗青光眼,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眼压,从而减少眼组织损伤,保护视功能。

  根据青光眼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急性发作时,要局部的应用缩瞳剂,同时联合应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点眼,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必要时静脉应用脱水剂,迅速地降低眼压。待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再考虑做激光切除或者是其它的抗青光眼手术。

  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来说,初期时,可以用降眼压药物点眼。若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者已经出现明显的视神经损害,就需要做滤过手术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以先试用药物治疗,局部滴用一到两种眼药控制眼压,并且定期复查,如果药物治疗不理想,再考虑做激光或者是滤过手术。

  青光眼的分型、分期及治疗方案,需专业眼科医师综合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青光眼早期防治很关键

  很多人说晚上关灯熬夜玩手机、情绪波动大、爱生气的人的人容易患上青光眼,但刘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青光眼病一般以遗传因素为主,如果说患者本身有遗传因素,平日又爱摸黑玩手机、爱生气的人更容易患青光眼病。青光眼发作时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青光眼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通过眼科门诊常规的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和眼压测量,大部分人都可以检测出是否患有青光眼,耗时少,费用低。因此,即使没有任何眼部不适的人,也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避免被青光眼偷走宝贵的视力。

  同时,刘伟提醒大家生活中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要过分激动、悲伤、精神紧张等,防止不良情绪诱发或加重病情。合理用眼,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宜长时间熬夜,看电脑、手机等,以防止过度用眼引起近视及眼压不稳定性波动。合理饮食,运动锻炼也对身体多有益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zlcs/17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