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14-10-24 13:51:11   点击数: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眼科专家的详细介绍:  治疗原则:  ①经药物治疗四个月以上未见好转者可以采用氩或氪离子激光照射。  ②用小能量激光沿着阻塞支的两侧,在缺氧区内散在均匀稀疏的照射,激光斑大小为200u,间距约1个激光斑,在2周内分2~3次完成。  ③光凝点应避开大血管、黄斑区及盘斑束。  (一)治疗  本病治疗比较困难,对某些疗法也存在争论。从理论上讲,血栓形成应用抗凝剂治疗,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过去使用的抗凝药已不再应用。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一般可针对病因治疗和防治血栓形成,如降低血压和眼压,降低血液黏度,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并促进出血吸收。  1.纤溶制剂使纤维蛋白溶解,减轻或去除血栓形成。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去纤酶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等。治疗前应检查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正常者不宜应用。  (1)尿激酶: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具有强烈的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可有溶解血栓的效果。尿激酶的常用剂量:  ①静脉滴注:宜新鲜配制,可用4万~20万单位溶于5%~1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1次/d,5~7次为1疗程。  ②球后注射:100~500u溶于0.5~1ml生理盐水,每天或隔天1次,5次1疗程。  ③离子透入:1次/d,10天为1疗程。尿激酶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50%~72%。  (2)链激酶:与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相结合成为复合激活因子,并使其激活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溶解血栓的效果。链激酶给药前半小时先肌注异丙嗪25mg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5~5mg或氢化可的松25~50mg以减少副作用,初次剂量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0min滴完。维持剂量60万u,溶于250~500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4~5h,1~2次/d,5~7天为1疗程,有效率40%。  (3)去纤酶:又称去纤维蛋白酶,是从我国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出的一种酶制剂,使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而产生显著的抗凝血作用。治疗前先做皮肤试验,取去纤酶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倍1.0ml,再取0.1ml作皮内过敏试验,如为阴性,按每公斤体重给药0.25~0.5u,一般40凝血单位溶于250~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4~5h滴完。检查纤维蛋白原,当上升至150mg时可再次给药,3次为1疗程,有效率83.3%。  (4)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由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纤溶蛋白。后经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成人工重组t-pa,它在体内可将纤溶酶原激活变成纤溶酶从而使血栓溶解。全身用药可用100mg t-pa溶于注射用水500ml中,3h内滴完。前2min注入10mg,后60min滴入50mg,以后120min将余下的40mg滴完。t-pa全身应用较容易导致严重的出血,故现在国内外有作者用t-pa作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治疗本病。 1 2 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zlcs/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