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组产业基金中恒集团能否走出转型困局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2-4-20 19:10:14   点击数:
 

  6月17日晚间,中恒集团连续发布两条公告,拟分别出资2.4亿元、2.97亿元,参设合伙企业和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强医药健康领域优质项目投资力度。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政策环境调整、医保支付改革、临床重点监控目录、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变化,以及新冠疫情和莱美药业收购等原因,中恒集团正在承受巨大的转型压力。

摘自:中恒集团年年报

     

  年年报显示,中恒集团合并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下降3.61%;合并营业利润3.47亿元,同比下降6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亿元,同比下降24.45%。资本市场对此次企业投资行为也反应平淡,6月18日全天,中恒集团股价几无波澜,最终以2.85元报收,微涨0.71%。

     

产业生态骤变

中药注射剂市场震荡

  

  按照此次中恒集团发布的最新公告,公司拟通过与国海创新资本设立深圳市国海中恒医药健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规模拟定为3亿元,其中,公司出资2.4亿元占比80%,国海创新资本出资万元占比20%。

  

  此外,中恒集团拟与力合科创创投合作,采用有限合伙企业形式发起设立中恒力合医药健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基金总规模拟定为人民币3亿元,公司出资人民币2.97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99%;力合科创创投出资人民币万元,占基金总规模的1%。

  

  无论是国海创新还是力合科创,中恒集团化身LP参与产业投资,总额5.37亿元参设合伙企业和投资基金,投资金额近乎等同于年全年利润,这对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中恒集团而言,决心背后也背负着巨大压力。

  

  中恒集团旗下包括医药制造、食品生产、房地产开发等多板块业务,医药制造业的核心业务为中成药制造,主体为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梧州制药的产品治疗范围囊括了心脑血管、神经内科、内分泌、骨科、眼科、妇科、儿科、呼吸、泌尿系统、保健等领域,其中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是公司的核心医药品种。

  

  不过,自《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从年1月1日开始落地执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和血栓通注射液作为甲类医保药物,医保报销范围限制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风偏瘫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同时,由于血栓通产品销量大、覆盖医疗机构多、科室广,重点监控目录风险巨大,销售额出现大幅下滑。

摘自:中恒集团年年报

     

  在中恒集团发布的年年报中,查阅主要产品的产销量数据可以看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和血栓通注射液的销售量相比上年分别出现28.13%和33.32%的下滑。这已经不是血栓通产品第一次出现销售下滑。

  

  受到疫情的影响,医院受到管控,医院推广受到了较大限制;版国家医保目录陆续执行后,血栓通临床使用受限,全科用药变成专科用药;除此之外,虽然短中期来看,中成药“带量采购”对血栓通影响可能性较小,但部分省市对中成药注射剂已启动不带量限价集中采购,未来对血栓通价格、销量或将带来一定影响,这无疑是悬在每一款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市值蒸发数百亿

“买买买”能否脱困?

  

  自年广西国资入主中恒集团,原公司实控人许淑清资金链断裂、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中恒集团在广投集团出手纾困之后,企业经营得到了一段时间的攀升。

  

  然而,受到“两票制”改革影响,中恒集团销售费用持续增加,市场推广费用不断增长,仅-年,中恒集团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23亿元、7.1亿元和21.19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9%、35%和64.23%。

  

  中国医药产业生态骤变,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传导到产品端带来了空前的经营压力,中恒集团高层的管理团队也经历着“风雨飘摇”,仅年,包括中恒集团副总经理尹琪、董事陈海波、副总经理廖智、总经理欧阳静波在内的数位高管,相继辞职。

  

  虽然中恒集团在公开的投资者平台上回应称,高管辞职系工作调动和个人原因,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不过,资本市场对此的看法则较为悲观,从历史最高的超过亿元市值,到如今总市值不足百亿,中恒集团股价一路下行不禁令人唏嘘。

  

  一系列影响因素叠加,都让“一品独大”的经营局面雪上加霜,迫使中恒集团迫切需要寻求改变。近年来,中恒集团开启“买买买”模式,围绕“以投资并购培育新增长点”的理念,多次进行资本运作:

  年8月,中恒集团发布公告,计划以万美元投资以色列两家制药企业——Oramed公司和IntegraHoldings公司。

  

  年1月,中恒集团发布公告,拟受让InovytecMedicalSolutionsLtd.10.00%股权,作价.00万美元。

  

  年11月,中恒集团就与莱美药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取得后者大股东22.7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最终取得实控权。目前,中恒集团已经成为莱美药业控股股东,广西国资委成为莱美药业实际控制人。

  

  年3月,莱美药业发布定增计划,根据后续进展公告,中恒集团拟以9.39亿元认购莱美药业2.11亿股,认购成本每股4.45元。

  

  年7月,中恒集团发布公告,拟参与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投资,若重整完成,公司将持有奥奇丽全资子公司田七化妆品公司不低于55%的股权,将对田七化妆品公司实现控制。

  

  硬币都有两面,行业普遍认为,无论是直接参与企业并购,还是携手产业基金开展投资,买资产、买品种、买人才、买市场,创新转型升级无法一蹴而就,这对于企业整体的管理和经营都是考验。

摘自:莱美药业年年报

     

  以莱美药业为例,无论是核心蟾皮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莱美舒),还是多靶点小分子化合物药筛选平台、基于蛋白组学的疾病早期检测和诊断技术开发平台,为中恒集团导入优质的产业资源和研发资源,撑起仿制药和生物药布局的战略目的极为明确。然而,短中期来看,莱美药业本身的盈利能力难以令人满意,年、年连续亏损总计金额已经接近5亿元。

  

  风险与机会如影随形,面对医药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恒集团正在加速的产业投资布局,是否能够如企业预计爆发出资源整合能量,并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目标,产业正在拭目以待。

编辑:陈雪薇热点、干货全都有!扫码加小编入群备注“姓名+公司”朋友!“在看”一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yygl/18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