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降临对每个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份甜蜜的礼物,但也有一些家庭因为新生儿疾病,在还没享受到喜悦的时候,就增添了烦恼与无措。“新生儿换血”,这个词也许你只在新闻和小说中听过,如果你为人父母,被医生告知自己的宝贝需要“全身换血”,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刚出生的孩子,为什么需要全身换血呢?小宝(化名)出生后没几天,全身发黄得厉害,用他父母的话来说,“从头到脚的颜色简直像鸡蛋黄一样”,如同一个“小黄人”。可有的家长认为,新生儿黄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俗话说十个娃儿九个黄,因此家里人也都没把这“黄”当回事,都觉得这不是病,黄疸总会慢慢消退的,谁也没想到会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可是到了第10天,孩子皮肤发黄的现象不但没减轻,反而好像越来越严重了。不仅身上黄,手心、脚心也特别黄。小宝的父母亲坐不住了,夫妻俩思来想去,决定把孩子送来我院新生儿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经皮测胆红素黄疸指数为18mg/dl,负责接诊的新生儿科尹医生当即建议孩子住院治疗。经检查,小宝的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了.1μmol/L,而正常孩子的血清总胆红素值应低于μmol/L。小宝被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仅要住院治疗,还需要立即全身换血。
像小宝这种情况,医院,采用光疗疗法孩子便可以退黄。但是孩子住院的时候已经是出生第10天了,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如果不及时换血的话,胆红素会进入大脑,导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将引发众多后遗症,如椎体外系运动障碍;听力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异常;认知、学习、运动障碍;耳聋等。对孩子的智力和今后的生活都会造成影响。
什么是换血?简单来说,就是把配置好的血液由外周静脉输入身体的同时,从外周动脉输出等量的血液,换血量需是身体血容量的两倍。它能及时换出孩子血液中的有害抗体和致敏的红细胞,阻止红细胞继续被破坏,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发生。这样可有效避免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及其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还可纠正新生儿贫血,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换血疗法的风险较大,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我科自年3月开展换血以来,这项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得到孩子家长的同意后,我科医务人员及时顺利地为患儿实施了换血术。
经过一周的悉心治疗与观察,小宝的黄疸终于全部退了下去,“小黄人”终于恢复了健康。
专家提醒:家长对新生儿黄疸要做出正确判断,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配合医生寻找病因、积极治疗。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引起的黄疸,若不及时治疗,持续的高胆红素可进入孩子脑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的大脑损害及后遗症。核黄疸孩子早期可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等;若未及时治疗,后期则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易激惹、发热、惊厥等表现,严重者甚至死亡。如果宝宝胆红素水平过高,又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黄疸,就很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留下听觉、智力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宝宝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