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结核科有着7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东北地区最早成立的结核病学科。该院结合疾病谱及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定位各亚专科主攻方向,划分了糖尿病合并结核科、支气管结核科、消化系统结核病科等十一个特色病区,将结核病学科发展到“极致”,形成了“精而专”的结核病科系。
紧贴临床需求
发展特色亚专业
鲁迅先生曾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医疗领域,患者需要什么,医院就要发展什么,医院发展专科的重要方向。
作为辽宁省医院,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大量的结核病患者。年之前,医院在病房设立单独病区,专门收治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经该院糖尿病合并结核科主任任艳粗略统计,全院一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约有名,而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占比可以达到约23%。由于该类疾病通常需要跨专业治疗且专业性很强,因此在任艳看来,医院应该独立发展亚专科,为患者实施更加精准的治疗。此外,这些患者具有传染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为了迎合患者需求,年,糖尿病合并结核科应运而生。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
“对于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诊疗是门大学问。”任艳介绍,这类患者的诊疗较为复杂,体现在两种疾病会产生交互作用。两种疾病均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结核病药物会对患者血糖产生影响,引起血糖升高,而降糖类药物也对结核病药物产生影响,包括利福平在内的结核病药物会对降糖类药物产生抵消作用,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实时调整药物浓度和剂量。另一方面,医生也需要既懂结核病的诊治,又能掌握糖尿病相关的诊疗方法。
任艳表示,对于此类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是诊疗的基本原则。如果各管一摊,不实施综合治疗,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以诱发结核病复发,而且患者肺叶的空洞难以愈合,痰菌阴转时间延长,可能产生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等情况,增加治疗难度。
为提供更精准的诊疗,任艳介绍,科室紧随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开展了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将这一技术用于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更好控制血糖;利用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组织间液葡萄糖水平连续变化趋势,辅助监测患者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精准调控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血糖问题。此外,科室还引进多种治疗手段,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比如静脉血栓、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炎等。
糖尿病日义诊
拓展辐射范围
带动区域诊疗水平提升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任艳认为,除了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还需要兼顾筛查和随访,比如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筛查、心脑血管并发症、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筛查等。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此外,建立新代谢病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即宁光院士倡导的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以“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为理念,推行糖尿病管理标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心脑血管、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需要多次挂号,往返于不同科室之间进行诊断和治疗,增加了医患双方负担。通过MMC模式,希望使糖尿病诊疗变得更便捷、更高效。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治疗的疑难系数很高,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可以到1.3,很医院不具备相应的诊疗能力。目前,周边城市有很多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被转诊过来,转诊率达到38%。”任艳说,医院肩负省内及本地区结核病重症抢救、结核病专业队伍培训及技术推广等任务,也承担着全省结核病疑难病例会诊工作。
据介绍,医院通过每年举办“结核病合并内分泌疾病精准诊治研讨班”,成立辽宁省糖尿病营养防治学会结核分医院影响力,同时提升医生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鉴别诊疗的水平。下一步,医院将成立辽宁省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专病联盟,医院提供进修、转诊、培训等机会,使诊疗更规范,带动区域诊疗服务能力提升。
文:杨金伟
原标题:《沈阳十院:让结核病治疗“精而专”》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