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裂隙灯看NVG吗前节OCTA下虹膜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2-8-19 9:23:53   点击数:
 虹膜新生血管(NVI)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常见原因,通常继发于多种眼病和全身性疾病,临床上通常使用裂隙灯来观察NVI,但NVGⅠ期时虹膜或前房角就会出现新生血管,此时眼压正常,裂隙灯观察极易遗漏,而及时发现和控制眼压对于NVG患者的视力保存极为重要。虹膜血管造影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新生血管,但其有创、不够便捷的特性使其并未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视微扫频OCTA穿透力强,即使在亚洲人虹膜色素较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晰的虹膜血流成像,从而帮助早期发现虹膜隐匿新生血管,且成像范围大,在暴露完全的情况下可对整个虹膜进行成像,从而不遗漏各个位置的病变。与此同时,视微OCT也可获取后节超广角OCTA,对于糖网等疾病则可以同时了解前后节的血流改变,全方位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由视微定义的如意全眼OCT平台正在打破传统诊疗流程,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可能!医院龙泽医生为我们分享DR继发右眼NVG一例

医院

眼科学博士,师从我国眼底病专家赵明威教授,致力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葡萄膜和眼免疫疾病等的研究,在国际及国内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医院眼科从事临床工作,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的诊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底病。

病例介绍

病例概述

性别:女年龄:70岁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1周;

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30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

眼科检查

01基本情况

矫正视力:OD:0.4OS:0.4

眼压:OD:26.5mmHgOS:12.3mmHg

裂隙灯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缘及虹膜表面可见粗大新生血管,晶状体混浊。左眼前节无特殊。

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色泽正常,C/D0.3,视盘新生血管明显,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正常,视网膜动静脉比例2:3,视网膜在位,可见散在渗出、微血管瘤及点片状视网膜深层出血。

超声生物显微镜:右眼虹膜局部形态异常,全周房角开放;左眼全周房角开放。02激光眼底相

放大视盘区域可见视盘新生血管

03视微前节OCTA

右眼

右眼前节OCTA虹膜层显示瞳孔缘及周边部虹膜表面可见形态异常的新生血管,呈树枝状、团状、不规则网状分布,B-scan相应部位可见血流信号。

左眼

左眼前节OCTA虹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04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静脉期可见弥漫分布的清晰点状强荧光斑,以及散在视网膜出血造成的点片状荧光遮蔽,视盘及视网膜血管管壁着染,伴有散在强荧光团块,周边视网膜可见大范围无灌注区形成,白内障造成周边视网膜的楔形荧光遮蔽。

05视微后节超广角OCTA

视网膜层

双眼26×21mmOCTA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微血管瘤、IRMA、新生血管以及周边无灌注区域,和荧光血管造影相比,避免视网膜出血、屈光间质混浊以及荧光素渗漏对于观察眼底病变的影响。

通过分层成像及Bscan上血流信号可以清晰显示左眼视盘新生血管突破内界膜向玻璃体层面生长,与IRMA区分(黄箭)。

玻璃体层

玻璃体层成像显示:右眼视盘新生血管;左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视盘新生血管

诊断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期,双眼老年性白内障鉴别诊断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NVG,眼缺血综合征并发NVG

治疗

右眼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双眼抗VEGF治疗,双眼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治疗2周后01专科检查

矫正视力:OD:0.4OS:0.4

眼压:OD:14.5mmHgOS:13.1mmHg

裂隙灯:右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新生血管(-),晶状体混浊。左眼前节无特殊。

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色泽正常,C/D0.3,视盘新生血管消退,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正常,视网膜动静脉比例2:3,视网膜在位,可见散在渗出、微血管瘤及点状视网膜深层出血,广泛密集激光斑。

02视微后节超广角OCTA

cSSO眼底图

双眼视网膜光凝激光斑清晰可见。

双眼26×21mm超广角OCTA检查可以清晰显示新生血管较前明显消退。

03视微前节OCTA

右眼

右眼前节OCTA虹膜层显示虹膜血管走形清晰,形态基本正常,新生血管消退。

左眼

左眼同前

病例小结糖网等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不应局限于眼后节,而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yxwh/19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