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血管中的隐形“杀手”
深静脉血栓提起血栓,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到中风、心肌梗死等这些不仅会致残、更会要命的疾病,可能就会恍然大悟!没错这些疾病的元凶就是血栓!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血块儿、它惹的祸可不容忽视!
深静脉血栓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阻碍,是最常见的血栓类疾病。尤其多见于下肢。
血栓的形成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其他有形成分在血管里沉积下来,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静脉血栓更容易发生在腿部和肺部。
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因素有哪些呢?
1.静脉炎,骨折碎片损伤血管,静脉周围感染病灶引起静脉壁受损。
2.手术肢体制动长期卧床,久坐导致血流缓慢。
3.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产后术后等血液高凝状态病人。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表现呀?
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相对的差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因此当出现以下症状时,我们应该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应及早就医。
1肿胀、疼痛
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并且有局部的疼痛感甚至剧痛,脚掌无法着地,在行走时症状更加严重。将脚向自己方向弯曲时,感到小腿肌肉深部的疼痛。若整个下肢都出现了明显的肿胀、剧痛、苍白和压痛,并伴有体温升高和心跳加速,则应考虑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2水泡、青紫
此时若不及时就医,会进一步导致下肢血供障碍,在足背和小腿处出现水疱,皮肤温度也会明显降低并呈现出青紫色。此时再不及时处理,可产生肢体的坏死。
3呼吸困难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应警惕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诊。由于静脉血栓栓塞的症状常较隐匿,因此大约有80%没有临床表现的患者常被漏诊。由静脉血栓栓塞导致死亡的患者,在死亡前得到确诊的不足50%。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常可明确诊断。
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1、抽血化验D-二聚体,正常者基本排除急性静脉血栓。
2、彩超可以明确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腹腔气体干扰,髂静脉血栓有可能漏诊。
3、超声诊断不清有怀疑静脉血栓者,可以进一步做:DSA造影、CT造影。
深静脉血栓虽然危险,但是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进行预防。
基本预防
1、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下单独垫枕;加强观察
2、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特别是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
3、避免脱水,造影、手术前后禁食、手术时间长的病人
4、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5、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6、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7、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8、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早下床
药物预防
1、抗凝: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普通肝素UFH
2、抗血小板
3、慎用止血药
物理预防
遵医嘱1、足底静脉泵
2、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3、梯度压力弹力袜
4、踝泵运动
5、环绕动作
下列情况禁用1、充力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下肢严重水肿
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3、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术),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
供稿
肖雅杰
责任编辑
严梓彰
点击即可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