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8岁,视力右眼0.25,左眼0.8。
2个月前右眼无明显诱因视物不清,无眼胀眼痛不适。高血脂14年,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眼科检查:右眼视盘边界清,色可,网膜散在斑点状出血,黄斑水肿。
颈动脉彩照:颈动脉硬化合并右侧斑块形成。
眼部缺血综合征(一)概述
眼部缺血综合征是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血综合征。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发病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65岁,20%为双侧,发病率约为0.75/10万。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是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2/3的眼部缺血综合征有高血压,半数以上兼有糖尿病。5年死亡率约为40%。患者致残或死亡的原因,首位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次为脑血管意外。
(二)主要临床表现1.视力减退90%患者主诉视力减退,其余10%无视力症状。典型的早期眼部症状是暂时性同侧黑曚,可合并暂时性对侧偏瘫,或先出现黑矇。可突然发作,持续1分钟或更短即恢复视力,也有逐渐恢复者。一日发作或发作几次后,常于数周或数月内视力缓慢下降。约12%的患者一次急性发作后永不复明。眼缺血综合征患者黑矇后恢复视力所需时间长,可能是后节缺血的原因。
2.疼痛40%患者主诉眼部痛或眉部钝痛,可放射至颞部。可能由于眼部缺血、眼内压升高或同侧脑膜缺血。常用眼绞痛(ocularangina)形容这种由于眼部缺血造成的正常眼压性眼痛,有些患者可在睡眠时痛醒。
3.FFA检査表现眼内循环时间可延长,充盈可迟缓或斑块状充盈。视网膜动脉至静脉充盈时间亦延长,视网膜血管壁着染,黄斑水肿,微血管瘤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与无灌注。
(1)循环时间延长:正常脉络膜从开始出现荧光至完全充盈一般在5秒钟以内,60%的眼缺血综合征患者脉络膜充盈时间均大于5秒,甚至有的延长至1分钟者。动脉至静脉充盈时间延长正常从颞上支动脉开始出现荧光至相伴静脉完全充盈时间小于11秒,而眼部缺血综合征95%均延长,严重者最后也不充盈。
(2)视网膜血管壁着染:85%眼部缺血综合征有血管壁着染,大小血管、动静脉均受累,小动脉比静脉更明显,原因是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消亡。与此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动脉很少有晚期着染,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有静脉晚期着染而动脉一般则无。
(3)黄斑水肿:17%眼部缺血综合征有视网膜内渗漏,由于视网膜小血管及微血管瘤缺氧和内皮损伤所致。
(4)微血管瘤:常见于中周与周边部眼底,于静脉期渗漏,晚期附近组织着染。
(5)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仅在有些病例见到。
(三)诊断要点
1.发作性视力减退,进行性下降,可伴有眼痛。
2.眼底检查可见动脉自发性搏动或动脉压下降,动脉狭窄静脉扩张,中周部散在斑点状出血。
3.FFA检査显示脉络膜灌注延迟,视网膜循环时间也延长,伴有视网膜血管壁着染。
(四)鉴别诊断要点1.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年龄一般为50~80岁,单侧,眼底可见视盘充血,静脉扩张迂曲,后极部火焰状出血。FFA检查脉络膜充盈正常,动静脉循环时间延迟,血管着染多为静脉。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双侧发病,PDR可有视盘新生血管,静脉呈扩张、串珠状改变,后极部点片状出血,硬性渗出多见,FFA检查脉络膜充盈正常,动静脉循环时间正常,一般无血管着染。
——魏文斌陈积中《眼底病鉴别诊断学》P本文编辑:小米
本文审校:Emma
更多欧堡超广角相关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