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
但如果过度依赖、机不离手
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潜在的威胁
殊不知,反复、长时间、熬夜玩手机的行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比如造成对眼睛、皮肤、手、肩颈腰椎等的伤害,甚至造成内分泌失调。
睡前刷手机成眼中风诱发因素
就像脑中风一样,眼中风是眼睛的血管发生了堵塞,患者往往会出现视力丧失的症状,经常是突然发生、无痛性的。虽然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有永久致盲的可能。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收缩,血流变缓,一些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长期坐着不动造成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了视网膜中央动脉,就会发生眼中风。
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夜间追剧更要当心。
专家表示:
如果是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90分钟即可造成视网膜永久性损伤,视力恢复十分渺茫;如果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同样需要及时就诊,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眼中风预后的关键是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的时间越长,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
常在黑暗中追剧引发青光眼
青光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更是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每个年龄段都有患病的可能,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在我国,青光眼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0.68%,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3%,65岁以后4%~7%。
青光眼刚出现时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痛、头痛、视力下降、虹视、视物范围缩小等,也有患者因眼压高而恶心、呕吐等。由于多数青光眼患者在严重的视力损害前没有明显症状,有90%的患者因忽视疾病而延误治疗。
有青光眼家族病史、高眼压、高度近视、高度远视、45岁以上等,均属于传统意义上导致青光眼发病的高危因素。经常近距离看电子屏幕,尤其是睡前关灯刷手机等不良用眼习惯使得青光眼的发病呈年轻化、多发性趋势。
专家解释:
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时,眨眼频率会下降,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房水循环通路,眼内液体积聚导致眼压升高,容易诱发青光眼。除此之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情绪过分激动等,也有可能促使青光眼的发生。
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
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40岁以上、
有青光眼高危发病因素的人群
每年定期做眼科检查
供稿:卫生检验科小猪
来源:长沙晚报、人民健康网
部分配图:包图网
编辑:佛山新闻网罗青霞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明佛山:文明家庭篇好看你就点点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