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手术杨海军院长完成首台术中OC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1-5-10 18:54:38   点击数:
 

8月19日正值中国医师节,医院杨海军院长为自己过了一个别样的医师节。加班在刚刚安装调试好的蔡司术中OCT导航显微镜下做了第一例手术——玻璃体切割+黄斑裂孔修复术。

(杨院长与工程师调试术中OCT导航显微镜)

接受手术的是来自江西九江57岁的桂女士。桂女士曾在它院多次诊断出左眼黄斑裂孔,未手术治疗。最近感觉视物模糊加重,有视物变小症状,慕名来到医院就诊。我院杨海军院长接诊后,经相关检查发现,桂女士左眼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可见1/4PD大小圆形网膜裂孔,网膜呈豹纹状改变,两端囊样水肿,视力为0.02。确诊为黄斑裂孔且需要手术治疗。

(杨院长在术中OCT导航显微镜下为桂女士行黄斑裂孔修复术)

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在我院7楼手术室刚调试完毕。18时许,杨海军院长便着手安排为桂女士进行手术。在局麻下行微创玻璃体切割+ICG染色+内界膜剥除+内界膜移植+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这次手术时,在术中OCT导显微镜下,杨海军院长清晰地观察到桂女士的黄斑裂孔情况、内界膜分层情况。顺利地进行内界膜剥除并移植到黄斑裂孔处修复裂孔的技术难点。经术中OCT导航显微镜扫描显示,移植的内界膜与黄斑裂孔吻合良好。手术历时半个多小时成功完成。

(OCT导航显微镜下清晰的黄斑前膜撕膜视频)

术后第二天桂女士恢复顺利,感觉良好!杨海军院长查房时,桂女士还有些不放心地向医生询问是否做的是先进的微创手术。

杨海军院长为桂女士解释到:这次手术用的是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由于手术微创切口小,适合注入气体取代硅油,待裂孔恢复后气体会自行吸收排出,省去了注入硅油后三到六个月取硅油的麻烦。同时杨海军院长告诉桂女士,这次手术还应用了术中OCT导航显微镜监测设备,通过设备的监测功能,术中就能看到手术做的很成功。

桂女士听完杨海军院长的解释,放心多了。她说:“早听说这边技术好,真是没来错!”

最后杨海军院长再三嘱咐桂女士前期保养很重要,注意按要求保持面部朝下姿势以利于裂孔恢复。

(术后第一天杨海军院长查房询问桂女士情况)

微米级眼科手术

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可以在眼科手术时,实时进行精度为7微米的断层OCT扫描成像,解决了以往黄斑手术中紧凭医生经验操作的弊端,大大提升了手术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可谓眼科手术的一大神器。

那么7微米的精确度是什么概念呢?7微米(um)=0.厘米(cm)相当于1/10头发丝

成年人的眼球是直径2.3厘米左右大小的椭圆,而黄斑只是眼底视网膜上几毫米范围的中心点,仅有米粒大小。而这小小的黄斑区域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眼科手术尤其是黄斑部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手术。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微米级精准的设备对黄斑区域手术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对眼科手术帮助明显

杨海军院长说:“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对眼底手术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在做眼底手术时,术中能通过OCT扫描监测清晰的眼组织情况以及手术进行的效果,保障了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效果。尤其是对于小而精密的黄斑区域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往在米粒大小的黄斑区域手术时无法清晰看清病灶,全凭医生经验操作,手术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现在有了术中OCT导航显微镜,在7微米的精确时实扫描下,黄斑病变手术治疗质量将得到很大提升。

自此,江西及周边的疑难眼病患者无需出远门,在医院即可享受到国际水平的眼病治疗技术。同时普瑞集团还计划医院在集团眼底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医院集团精细黄斑手术门诊,造福全普瑞、全国精细黄斑手术事业。

专家介绍

杨海军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院长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集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玻璃体视网膜、神经眼科与葡萄膜病学组委员。江西省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眼科医生星火计划光明基金项目获得者、住院医师规培评估专家、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专家及《国际眼科杂志》的审稿专家。主持参与高级及省级课题12项,负责参与多个国际或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及荣获亚洲防盲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复明扶贫流动手术车先进个人奖。

专业特长: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及泪道病的诊治,特别擅长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严重眼外伤等眼底疾病的诊治。

眼病咨询、预约、挂号

请拨打电话“-”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ysph/1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