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宋维贤低头族护眼三招,快收藏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1-3-2 19:29:11   点击数:
 

低头族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分难解。

医院著名眼科专家宋维贤介绍说,有某研究生常常宅于宿舍看蓝光影片,右眼总感觉矇了一层纱,就医后发现患有视网膜前膜病症;某近视孕妇因闲暇时爱玩平板电脑和手机,一天起床时忽然感觉左眼模糊,求诊时发现视力急剧下降;某小学生放假在家,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两个月后近视度数增加破百……这一切近在眼前的真实案例都警醒低头族要注意护眼。

第一招:减少面对荧幕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宋维贤表示,如果把人眼比作一台精密的相机,那么眼睛内部用以控制收缩和实现对焦功能的睫状肌就有如镜头。当人眼持续盯着显示屏,原本像变焦镜头的睫状肌会变成定焦,一旦人眼离开荧幕转看远处时无法变焦,就会立刻感到自己的视力比平常模糊,并且增加假性近视的机会。另外,如果人眼持续几个钟头对着显示屏幕,也会使眼部肌肉趋于僵硬、失去弹性,就像跑步过后的小腿一样,让人感觉酸、麻、胀、痛。因此,有效护眼第一招,莫过于避免过度用眼,增加休息放松。

第二招:选用抗蓝光护眼屏幕,预防蓝光伤害

宋维贤介绍,黄斑部位于视网膜核心区域,因富含叶黄素而得名,虽然面积不大,却聚集大多数感光细胞,又是视力轴线投影点,对形成中心视力来说至关重要。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轻则看东西模糊不清、扭曲变形,重则丧失中心视力,甚至失明。最易导致黄斑病变的原因莫过于长期慢性光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宋维贤发现很多病患虽然年纪轻轻却罹患早发性白内障甚至黄斑部病变,几乎都是电子产品重度使用者。从医学角度看,由显示屏发出的高能短波蓝光既会与紫外线协同作用,导致晶状体浑浊变性,也会刺激视网膜最核心的黄斑部区域,引起视觉模糊、扭曲变形甚至丧失视力。因此,假如必须使用荧幕,建议使用强效过滤蓝光的护眼显示器。

第三招:适当增加叶黄素摄入,增强眼部抗体

视力发育至6岁左右开始接近成人水平,并且在一生中都要与外界光线进行长期斗争。一方面,眼睛要成像必须接受大量光线,另一方面过量光线又会给眼睛造成伤害。医学研究证实,聚集在眼底黄斑区域的高浓度物质,可为眼球提供抗光抗老化的保护。其中叶黄素这一成分已被证实为吸收有害蓝光且性能优异的抗氧化物,还有参与合成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的DHA不饱和脂肪酸也极具作用。它们都可透过日常饮食及适量补充剂加以摄入。

专家介绍

宋维贤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来医院工作至今,曾赴日本昭和大学病院研修,主攻眼外伤的诊断与处理。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全国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委员,全国眼外伤与眼整形学组委员,北京市高等法院法医顾问,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医院眼科副主任等职。

从事眼外伤专业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又从事神经眼科疾病的研究,对复杂的眼外伤能积极稳妥千方百计救治,对严重的眼外伤擅于最大限度地尽力挽救,特别擅长于眶面复合伤的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视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率先在国内开展眶区骨折的联合手术治疗,并研制出羟基磷灰石复合体充填材料并获专利,创立国内首家颅面交通创伤诊疗中心。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多部专著,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来源: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胡晨曦

配图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快乐来自于分享!记得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了解眼视光科学和参与华亚视光的爱心护眼活动!

华亚视光您身边的视力保健专家,29年品牌值得信赖,有近视、远视、弱视、斜视等视力健康以及亚健康问题欢迎您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ysph/1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