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都知道运动能降糖,但如果是不适当的运动那就不是降糖了,除了可以造成常见的肌肉关节的损伤外,还可能引起糖友出现低血糖或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的恶化。
这可不是糖糖的危言耸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运动不当会给糖友造成这些"恶果"?
运动不当所产生的危害与健康人相比,在运动中糖友的血糖自我调节功能较差,不正常的血糖代谢机制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被放大,胰岛素水平可能过高或过低、肝脏和肌肉葡萄糖输出过多或过少,从而引起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的现象,这些反而可能对糖友造成伤害。
除了出现低血糖与高血糖外,还有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病程较长的糖友。
如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剧烈运动可明显升高血压,可以引起视网膜出血,加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剧烈运动还能与蛋白尿的糖友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有关。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友可能出现运动后心率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出汗减少、胃肠道功能下降等。
禁忌一:不宜进行的运动1、长时间剧烈的运动
一般的糖友胰岛素及血糖的调节都存在障碍,无论是1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还是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及相对缺乏,都不能很好地应对血糖的剧烈变化。
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容易造成糖友的血糖过高及过低,不适合糖尿病人。
2、不能按时进食的运动
如长时间不间断地旅行、登山、拉练等,这些活动使糖尿病人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
3、改变睡眠节律的运动
如主要在夜间进行的活动、频繁跨越时区的旅行等容易造成糖友昼夜节律的改变,出现血糖紊乱。
4、剧烈的对抗性运动
如拳击、自由搏击类运动。糖友很多存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视力和听力障碍以及感知能力受损,参加类活动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禁忌二:运动别过度很多糖友希望通过加大运动量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分,但是高强度运动对机体素质要求较高,过度运动不但不会给机体带来好处,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运动,如果停止60个小时,那么之前运动所带来的血糖和血脂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
因此,为了控制血糖,最好采用低强度的运动形式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
高强度的运动适合较为年轻的初发糖友,它要求运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肌肉、关节条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运动后还应该注意肌肉放松。运动中还要注意补充热量和水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如果总是持续发生低血糖反应,平均血糖值上下波动,对降低血糖反而没有好处。
禁忌三:不宜运动的糖友1、急性感染
各种类型的急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需要等急性感染控制之后方可进行。
2、容易出现低血糖
通常情况下,血糖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是对于糖友来说,低于3.9mmol/L就可认为是低血糖。
常见的低血糖症状为心慌、出汗、手抖、乏力、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头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行为异常、抽搐、昏迷等。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的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气味,也就是丙酮的气味,皮肤干燥,心率加快,后期甚至会出现昏迷的症状。
4、高血糖高渗状态
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皮肤干燥脱水严重,眼球下陷,血压下降,常出现精神症状:精神萎靡不振,昏睡以至昏迷,可有一过性偏瘫、肢体抽搐、失语癫痫样发作等。
5、重症糖尿病肾病
大量蛋白尿、水肿时。
6、重症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急性期、未良好控制的心绞痛、心力衰竭急性期、脑梗死及脑出血急性期。
7、糖尿病足坏疽
足坏疽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在足坏疽发病的早期,糖友可明显感觉到脚趾麻木、发凉、怕冷、脚底下有踩棉花感、皮肤发暗、色素沉着。
8、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9、直立性低血压
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引起内环境稳定受损,产生头晕、眼前模糊、晕厥等症状。糖友卧位时血压正常,直立时血压迅速降低,收缩压降低超过3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超过20毫米汞柱,但心率无变化。
10、血糖控制很差
空腹血糖16.8mmol/L或者血糖波动明显者。
11、严重肺部疾病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的糖友。
——本文结束——
健康产业掘金机会——拦糖虎及其解决方案全面招商
资料索取请联系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