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医案一例

文章来源: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发布时间:2022-4-5 17:14:30   点击数: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第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的主干或分支发生阻塞,以阻塞远端静脉扩张迂曲、血流瘀滞、出血和水肿为特征的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也是致盲眼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单眼发病,偶见于双眼,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本病中医无对应病名,以发病急、外眼正常而视力骤降,乃至失明的特点,应属于中医学“暴盲”和“视瞻昏渺”范畴,现代亦称“络瘀暴盲”。

                                    

滋阴降火,活血化瘀法治视网膜静脉阻塞/阴虚火旺证案 

     

  杨某,男,23岁,退伍军人,于年8月28日初诊。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9个月,视物变形6个月。

        

  病史:患者于年12月下旬突感右眼视力下降,医院检查诊断为“视网膜静脉主干阻塞”,经激素、活血化瘀中成药等治疗,视力稍有好转。但3个月后出现视物变形,经治疗无效,建议中医治疗。患者伴有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梦遗,口干咽燥。

  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1.5;近视力右眼0.5,左眼1.5。双眼外观正常。眼压右眼18mmHg,左眼17mmHg。眼底右眼视盘充血、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色紫红而呈现节段状,以视盘为中心,视网膜呈火焰状出血斑,黄斑水肿。B超:右眼玻璃体内中等低回声光点,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后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右眼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囊样水肿,激光斑与色素上皮相对应;左眼黄斑部视网膜各层面扫描未见异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右眼可见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延长,出血区遮蔽荧光,阻塞区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静脉管染色,黄斑囊样水肿。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①视网膜静脉阻塞(右眼);②黄斑囊样水肿(右眼)。

 

  辨证: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活血化瘀。

                    

  方剂:知柏地黄二至汤加减。

        

  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20g,牡丹皮10g,泽泻10g,山茱萸5g,茯苓20g,山药10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桑椹10g,丹参10g,泽兰10g,三七粉2g[冲服]。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酒,忌辛辣,多食蔬菜水果及清淡饮食。 

  

  二诊(年9月4日):自觉视物较明,其他同前。原方7剂。

  三至十六诊(年9月11日至年12月26日):守原方服用,视力渐复,全身情况渐愈。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5;近视力右眼1.2,左眼1.5。双眼外观正常。眼底出血吸收,静脉基本恢复常态。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右眼黄斑囊样水肿消失。停服汤药,改服杞菊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连服3个月,以资巩固疗效。   

                                    

  按: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扰于目窍,以致血脉瘀阻,血不循经而致血溢络外,遮蔽神光则视物模糊。患者伴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梦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这些均为阴虚火旺征象。知柏地黄二至汤方中,生地黄、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山药、山茱萸滋补脾肾;泽泻配生地黄泻肾降浊;牡丹皮配山茱萸泻肝火;茯苓配山药健脾渗湿;墨旱莲、泽兰既活血祛瘀,又能利水消肿;女贞子甘苦凉,桑椹归肝肾经,二者能滋肾养肝,配墨旱莲甘酸寒,养阴益精,凉血止血;丹参、三七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祛瘀,既止血不留瘀,又化瘀不伤正,对眼内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以有瘀滞者最宜。诸药合用,使肝肾阴液恢复,虚火下降,散血不留瘀,目病得愈。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bl66.com/ysph/18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