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体,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容积的的4/5,成人的玻璃体容积约为4.5ml,由98%的水和2%的胶原及透明质酸组成。作为重要的屈光间质,玻璃体具有粘弹性,渗透性,透明性;有支持、减震和营养的作用。玻璃体的代谢缓慢,不能再生。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胶原纤维开始变形,粘弹性下降,胶原支架结构塌陷或收缩,水分析出,出现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
二、什么是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出血是指玻璃体周围组织发生病变,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腔。玻璃体腔内原始玻璃体血管在胚胎发育早期已经基本退化,在出生后,正常发育的玻璃体没有血管,无从产生出血。因此使用“玻璃体积血”来描述玻璃体内出现血液更为恰当,但是临床上常有“玻璃体出血”和“玻璃体积血”交替使用的现象,其本质是相同的。
三、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有哪些呢?玻璃体出血主要是由于玻璃体相邻的视网膜、脉络膜、睫状体及虹膜等组织中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玻璃体内,常见的病因有:
1.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视网膜大动脉瘤,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
2.眼外伤;
3.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裂孔;
4.眼内肿瘤;
5.全身性疾病;
6.特发性等。
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玻璃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所不同。有研究显示在45岁以下的玻璃体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眼外伤(63.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8%),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1%)。45~59岁阶段玻璃体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4.6%),视网膜静脉阻塞(17.8%),眼外伤(16.3%)。在60岁以上患者中最常见的玻璃体出血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6.3%),视网膜静脉阻塞(21.4%),视网膜裂孔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2%)。
四、玻璃体积血的症状有哪些呢?玻璃体出血是指玻璃体周围组织发生病变,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腔。玻璃体腔内原始玻璃体血管在胚胎发育早期已经基本退化,在出生后,正常发育的玻璃体没有血管,无从产生出血。因此使用“玻璃体积血”来描述玻璃体内出现血液更为恰当,但是临床上常有“玻璃体出血”和“玻璃体积血”交替使用的现象,其本质是相同的。
五、玻璃体积血的检查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全身性疾病。
2.全面的眼科检查,裂隙灯检查有无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测量,散瞳间接检眼镜下检查双眼眼底。
3.眼底看不到,做眼科B超检查,以观察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瘤。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确定病因,但成像的质量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
六、玻璃体积血的治疗1.如果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不明,且不能排除视网膜脱离或裂孔,或二者均可能存在,密切观察。
2.如果不是内科治疗所必需,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斯匹林和其他抗凝药物。
3.尽可能治疗原发病,如冷凝或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手术复位脱离的视网膜,激光光凝、PDT、TTT、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4.必要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以清除积血。
总结总的来说,玻璃体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病变,明确原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玻璃体出血的诊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影响视力的轻度玻璃体出血可以采用观察、药物等保守的治疗,针对一些严重影响视力的重度玻璃体出血应采用激光或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导致原发病变进一步加重。
今日专家介绍吕伯昌
副主任医师
眼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年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年医院眼科工作,先后任眼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10余篇,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国内外、及省内外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业务专长: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手术治疗。
咨询热线
-
扫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