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药物,是临床上最为普遍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输注药物的次数、性质、操作、患者体质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影响治疗,增加患者痛苦。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就是静脉炎。如果发生静脉炎后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皮肤组织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早处理有效地将炎性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疾病的进一步诊治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于化疗、CART细胞治疗及移植病人我们建议选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等导管。后面的导管护理中我们也将详细介绍。
静脉炎的分类及发生原因
1.1机械性静脉炎
1)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
2)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3)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1.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
1.3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玻璃屑、细菌入血,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通常与消毒不彻底、没有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有关。
1.4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分级(INS)
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3.1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对于长期需要输注化疗药物的病人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留置时间视患者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要超过96h。
3.2严格按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的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
3.3避免高渗性药物及抗癌药物对血管的损害
高渗性药物及抗癌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大,不能在同一条静脉上短距离反复穿刺输液,宜选大、中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可大大减少周围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3.4减少物理因素及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药物加温后静脉输注可减少结晶性药物及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研究表明,静脉输注增温溶液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其液体增温的标准应根据治疗用药的理化性质和病人的感受来调整,静脉输注液体的温度维持在25℃~35℃为宜,
3.5预防微粒因素
经研究证实输液所致的静脉炎与输液剂中的异物有关,而液体增温输入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研究发现加药时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后徒手掰开、减少针头的反复使用或采用一次性针头、抽药时垂直插入安瓿底部及使用终端具有微孔滤过膜过滤器的输液管可使输液微粒(10μm~20μm)的滤除率超过80%,以上方法均可减少各种微粒对机体的损害。
静脉炎的药物治疗
4.1湿敷法
a硫酸镁湿敷硫酸镁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收缩,促进炎症吸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均匀的洒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此法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b土豆汁湿敷土豆中富含淀粉、茄碱、各种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龙葵素,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解疼痛、减少渗出作用。用新鲜土豆g制成土豆汁ml用纱布湿敷于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min,早晚各1次。还可直接将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处,待土豆片变黑重换新土豆片。
c如意金黄散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瘀、散结、消肿、止痛的目的。将绿茶水调制的如意金黄散敷于患处8h,每天一次。
(湿敷前)
(湿敷24h后)
4.2喜辽妥软膏涂抹喜辽妥软膏活性成分是多磺酸基粘多糖,抑制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有抗炎、抗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对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3超短波理疗在局部服药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方法,每日2次,每次20-30min。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
4.4新型辅料水胶体敷料
4.5抗感染治疗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