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事实证明,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柳叶刀》年6月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显示:~年间,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一直是脑卒中!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脑卒中,3/4患者出现残疾
除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也不容忽视。有3/4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的病人重度残疾。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也为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人群的致死和致残,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是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抓住4.5小时溶栓时间在卒中急性期及时采取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脑卒中发病后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脑卒中的治疗就是一场“大脑与时间的赛跑”,卒中突然发生,急救送医一定是越快越好。在发病4.5小时内采取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加强溶栓技术是卒中防控的一个重要“抓手”,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卒中预防和救治水平,逐步改善卒中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现状,从而降低因病致残所带来的社会风险与病患家庭负担。溶栓药物--尿激酶尿激酶是从健康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来,或从人肾细胞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类似胰蛋白酶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也可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使新鲜形成的血栓溶解。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栓形成和脑血管栓塞、肢体周围动静脉血栓、中央视网膜动静脉血栓及其他新鲜血栓闭塞性疾病。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提高;停药几个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尿激酶的作用机制一、尿激酶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还能够降解血液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五和凝血因子八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二、尿激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尿激酶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三、尿激酶在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停药要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但血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降低,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的增加,可以持续12-24个小时,尿激酶的溶栓效应与药物的剂量、给药的时间窗有明显的相关性。哪些人需要谨慎使用尿激酶1、近10天内分娩、进行过组织活检、静脉穿刺、大手术的病人及严重胃肠道出血病人。2、极有可能出现左心血栓的病人,如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4、继发于肝肾疾病而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的病人。5、妊娠妇女、脑血管病患者和糖尿病性出血性视网膜病患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